Overview:
Thu, Jan. 24: 10-minute Reception
Fri, Jan. 25: job fair, ABA, Marriot and Hotel
Sat, Jan. 26: AOKI, M & M, Met Es
Sun, Jan. 27: Church, Hudson River
Mon, Jan. 28: Animal, Treaties
Tue, Jan. 29: reference letters
Wed, Jan. 30: Environment, Mailing to the Netherlands, Cleaning up
Thu, Jan. 31: Carpet-cleaning, Waxing, Immigration, OCS, "China" + Reception, La Diplomatie Francaise, Saigon
Fri, Feb. 1: Rainy and windy!!! Noon: Luncheon; Evening: Route B, Laffayette St., Broome St., Swatch
--------
Jan. 24: 匆促中念了reading之後,跑去參加了在waverley place的reception,到的時候剛好是在做presentation,中文的,所以在場不會說中文的都一頭霧水,因此我簡單地翻譯重點給旁邊一位念海事法的女生聽.之後,遇到C的大學同學,在UVA;回去上課前,給一位GW的同學指路,告訴她如何到42nd St.
=> Animal Law: 講到一些著名的Cases,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一個講到貓咪的監護權的案子,本案不是以人類的利益為優先考量,而是以貓的interest為優先.
----------
Jan. 25: 有趣的interview 來了!! 早上印資料時,在一樓遇到Aure.小姐,她11:30面試,很有趣,前一天在registration時就問我說面試可能會以自己國家的語言還是說以英文,後來才知道原來她擔心自己用母語講得不好.之後,先去聽了immigration law workshop, 多了一些常識, 回宿舍準備一下,趕緊前往參加面試.
第一家事務所,首先是問我對他們國家的了解,事務所簡介,然後我問一些問題,再繼續聊一下,中間突然冒出幾句法文,還好我有專心聽,沒有恍神XD.之後送了我一點小紀念品.
第二家事務所則多了一些實質性的問題,包括我的學業背景經歷和興趣等等.面試者應該挺累的,可能前一天飛過來,還有時差,眼鏡都放在桌上.
面試後剛好在Kimmel一樓遇到之前在別的reception認識的一位賓大同學,他似乎找不到入口,所以就告訴他怎麼到面試的地點.挺巧的,在學校遇到.
晚上跑去參加ABA Reception, 聽了幾位律師的演講,很棒!!希望自己以後也能如此有條裡地給後輩建設性的意見.這是他們花了許多心力才領悟出來的心得,遵之!再來就是social時間了,遇到了另一位在前述同一場reception認識的賓大同學,又多認識了Duke的同學,還有Cornell, BU 等等.和YT學姊以及她NW的學姊碰面.有一位很有趣的先生,他說他剛從Malaysia回來,在法學院的時候念得沒興趣,但是參加了這個section改變了他的一生.他熱愛他的工作,打趣地說雖然他功課不好,但他是一位好律師.
回到了學姊們的飯店,然後到Marriot旋轉餐廳續攤,多認識了兩位NW同學(Tai and Thai).餐廳的napkin印有附近景點介紹,很不錯.餐點分成buffet跟dessert兩邊,前者包括後者,飲料則是另外點.這世界真是太小了,就覺得在座這位的聲音好耳熟,回到飯店後問學姊,才知道,真的是耶!!竟然遇到了以前補習班的老師XD 晚上就借住旅館,和San.睡,一直怕會不會打到她之類的,所以沒有睡得很安穩,一碰到就稍為醒了一兩秒.胖則也挺有趣的,帽T是必備行頭.
---------
Jan. 26: 由於前一天晚上挺晚睡的,早上起床已經11點了.原本想吃泰式料理,因為還沒開,所以到附近的日本料理餐廳吃brunch
,挺不賴的,含小費和tax大約10元.一進餐廳,感覺很妙,有一位女士穿著休閒簡單,在流水聲相伴下用餐,整個讓我想到了"坐禪."不禁想著,她的心情是什麼,感覺好寧靜,似乎進入了自我修行的階段.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,我們才可以如此自在?一個人到餐廳用餐,需要勇氣的.她可以如此沉靜,想必很有自信,能跟自己相處得很好.
下午認識了ES,剛好前一天晚上用餐時學長提起她.後來我們在FH坐著聊了一會兒,也許年齡跟經歷就是一種讓人可以更determined或更不determined的原因吧!來這裡遇到的多半是年紀比我大的同學,挺好的,就讓我在我這個年齡聽著他們的自述,預先進入另一個心智年齡層.
之後整個太high,忘記要去退書>" need, source and fruit of assurance.其中,在need的部分,有一個概念我覺得很有趣,那就是談到了good 是否真的能 conquer evil?
"Thank God that we can't tell the future."這句話真是令我多所感慨!
還記得以前跟R說過,由於能從各種跡象等等預測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變化,因此在還沒真正發生時,就已經開始fear或 worry, 多半是感到sad.R有沒有回應什麼,我忘了,照R一貫的說話風格,應該是沒有很肯定語氣的回應.自己摸索了一段時間,大概也就試著走出這種預先的失落感,當你知道未來可能如何,卻又無法改變時,那種無助與憂愁是很巨大的.我們可以就這樣憂愁下去,亦或先活在當下,別讓未來佔據了現在.
對於憂愁,是如此處理的話,對於喜樂是否也等同視之?
或許"應然"面是如此吧! 只是,有時喜樂常常不在預測範圍之內,或者,為了避免過多的失望,寧可不要有太多的期望.
這樣是否過於消極?
是呀!就像good是否真的能conquer evil?或者說,good and evil本身就不是絕對的概念,所以哪一方征服對方,則這兩個價值定義就會有所更動.conquer之後,是否也會有所流動?不只是定義上的artificial change,而是在原本既定概念中發生變化.量變與質變,則suffering或許在另一層次來看,其實會是一種joy?
有些suffering,如果是要給我當考驗,夠了!這種suffering,我受夠了!讓我either可以流動,或者,就在流動與不流動之間尋得所求,才是我的assurance.有時真的很想問,這是一場game嗎?為何要定下這些規則又要製造這麼多例外?
下午, HB要去做服務,似乎就在Hudson River附近,於是我也一起走到那邊.佩服HB有這個勇氣做這個服務.
太陽很大,天氣很好,原來,我們與河那麼近!
有兩個男生直接躺在長椅上聊天,頭對著頭,仰望著天空,無語,也可以很寬闊.
---------------
Jan. 28 早上去退書,原本很擔心說要跟這位長得很好看的店員argue,上學期不知道是不是有跟她argue過?這次如果真的不能退,是我理虧,只能硬著頭皮試試看.結果,她檢查了一下書本,就讓我退錢了!整個覺得她真是nice!!其他店員則也挺有趣的,看到我來,就說 she will be right with you. 然後撇過頭跟旁邊的店員說 i know her (就是這位店員知道我,因為上學期曾經跟她簡短聊過幾句). 今天知道這位可愛的店員叫什麼名字,話不多,但是很準確,上回退書跟買書的時候,剛好有人向她問路,講得挺清楚的.
Animal Law講的是Cruelty law,還有教授來旁聽. 談到動物該不該以property定位?property與right的關聯是什麼?與welfare呢(supposing right and welfare are different concepts)?我後來是想到吃素與吃葷的問題.
晚上上課,人少了許多,除了我們這些一定要上的人之外,其他許多是旁聽的.
----------------
Jan. 29 拿了reference letters,下午原本想去聽一門課,但是在弄資料所以有些遲到,又不好意思進去,只好跑去繼續弄資料.之後,看到ticketcentral有免費的音樂會門票,決定去拿拿看,果然很搶手,已經發光了.到一下學生活動室之類的辦公室,看到了一個影片放映活動,六點鐘開始,那時已經六點十分了,想起之前Eg.跟我提過,也許就是講這個活動.走到film center,六點半,警衛說已經full了.真可惜!於是走到對街,耶,剛好有演講!!!是一位writer and historian來討論Napoleon and the 俄羅斯戰役.光是講到Napoleon的書,以2005年以前的保守估計來講,大概有25萬個出版品吧(不太確定這個數字)!但是作者還是寫,因為她覺得這是場偉大的戰役.拿破崙打英國總是失敗,後來決定改以陸路不以水路.而俄羅斯戰役,聽作者的描述層面,這場戰役是很偉大的,因為真的進入俄羅斯領土的,不多.只是寒冷的氣候,加上soldiers許多不是專業士兵,又有許多國籍,光是逃兵就好像有三萬人,是原本拿破崙預估的死傷人數.之後,雖然俄羅斯的士兵折損比較多,但是法國這邊更傷.士兵的損失,比Waterloo之戰更多.
演講開始前,一位太太跟我聊天.她先是問我為什麼來聽演講,雖然說我一開始是因為想去看影片但是人滿了XD,但是由於這主題挺有意思的,所以想來聽聽.她告訴我她最近讀完War and Peace所以想來.她不懂法國人怎麼會願意談論這場敗仗?應該是很心痛的.她是位老師,一直坐在一旁寫字在她的筆記本上,寫字速度不快,很工整個感覺.也許因為長期看書姿勢不良,頭貼筆記本貼得蠻近的.她說她住在NJ,很遠,所以無法常來,她喜歡坐在進出方便的地方,因為怕說如果不好聽,可以離席.不過她自己又說,她雖然這樣想,但不曾這樣做,因為她是老師,她自己也不喜歡看到學生上到一半走人.她是教Latin還有教foreign adult英文.她說希望她跟我聊天不會讓我覺得offensive,因為她自己覺得來聽演講就應該跟週圍的人聊天.原本她要跟一位後來做到她原本想坐的位子的老先生聊天,但是那先生戴著耳罩之類的東西,沒聽見.
演講一開始,坐我前面的太太請作者大聲一點說話,我旁邊這位太太很有趣,她就不是很苟同地跟我說 "i can hear her just fine~"演講後,她問我有沒有錄音.她覺得演講非常精彩,但是大家幾乎都沒有作筆記,so she wondered how could it be possible for people to remember the contents without writing them down?
我原本想記下來,但是沒帶什麼大筆記本,所以作罷.看來,還是應該記錄下來比較好.
這位作者以及中心引言人都很有一種氣質,這讓我想起以前法文班莎拉小姐說過的話,就是有的法國女人的氣質與眾不同,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她幾眼,不知道是否已經到了一種迷戀的程度.雖然這兩位法國女性是沒有讓我覺得到這種程度,但是就是很有自信,很知性.
這樣的從事文史工作的知識份子,不功利,讓人感覺舒服多了.光是坐在那裏,我就有種解脫的感覺.
- Feb 02 Sat 2008 13:58
Jan. 22~ Feb. 1 2008 之一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